蒸煮的目的是为了软化木材,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,以减小刨切时的切削阻力, 并除去一部分木材中的油脂及单宁等浸提物。 一般术方的蒸煮都采用水煮的方式.蒸煮的温度及时间要根据树种及木材的硬度,刨切薄木的厚度进行控制,硬度大的则温度较高,薄木厚则蒸煮时间较长。 木方蒸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 ①本方放入蒸煮池时冰温最好保持室温,以免术方骤然受热膨胀而开裂。 ②开温速度为10~15摄氏度/小时,升温太快易在木方内引起热应力,导致木方开裂,温度升至40℃以上时更应放慢升温速度。 ③木方蒸煮时应按树种,径级分别进行。 ④蒸煮过度会降低薄木的刨切质量。 ⑤要及时清除蒸煮池中的油脂、树皮、泥水,以免污染木方. ③蒸煮后的木方应转放到刨切机前的温水贮木槽中等待刨切,刨切最适宜的温度为50 ~60度,过高的温度会使刨刀变形,造成薄木厚薄不均,或使薄木表面起毛。 以下为某厂木段蒸煮工艺示例: 水曲柳:水温从15℃上升到50℃,保温4h,然后从50℃升温到90℃,升温速度保证为2~3度/小时,再保温10h. 黄波罗:水温从15℃上升到70℃,升温速度为4~5℃/h,然后,水自然冷却,浸泡24h。 樟木:水温从15℃上升至80度,升温速度为4~5℃/h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