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三联金属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强,是个跟安全生产打了20多年交道的“老安全”。4月份以来,一个变化让他很不适应,但打心眼儿里高兴。 “原来每月至少2-3次,每次少则半天,多则一天,各有各的要求,各有各的标准,有时候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。”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曾让刘强疲于应付,他坦言,“钢结构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工伤率较高,可以说对安全生产怎么重视都不为过。但这个行业的订单周期长,而且受原材料涨跌影响大,每天的生产指标一刻耽搁不得,过多的检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。” 4月份以来,刘强惊喜地发现安全生产相关检查明显少了。变化,源于胶州市在安全生产领域试行的联合执法机制。 安全生产涉及领域广、牵涉部门多,多头执法耗费了大量人力、物力,也给企业制造了痛点,像青岛三联这样疲于应付检查的企业不在少数。让“九龙治水”成为过去式,胶州市整合市应急管理局、市环保局、市消防大队执法资源,统筹安排执法,减少企业迎检频次,保证企业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。 “我们在三个部门挑选精兵强将组成联合检查组,对共同监管的重点企业,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行动,实行执法时间、计划、对象、行动、问题反馈、整改复查等‘六统一’,确保检查一家、规范一家。这个季度里,市里及镇办的相关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得再以任何名义进行相关检查。”胶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于森介绍说,“预计每家企业每年可减少各类安全生产检查10次以上。” 检查次数少了,执法效率却更高了。在不久前对青岛三联开展的一次联合执法中,大到易燃易爆气体处置,小到应急灯的规范,执法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、任何一处细节、任何一台设备。检查共发现11处需要整改的隐患,统一反馈给了企业。 对联合执法提出的问题,“老安全”刘强心服口服,直言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学习机会,要把执法人员当顾问。联合执法后,公司马上召开专题整改会议,首次派人主动到应急、环保、消防三部门对接整改方案,并决定投资800万新建自动油漆喷涂设备,彻底解决企业长久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处置风险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